二十五年的實驗-3 全英語幼稚園

二十五年的實驗-3
全英語幼稚園

我的小而美的教室原先學生一周只上兩次課,雖然課堂上全程使用英語,我觀察學習到的只是皮毛,與理想有很大的差距。1990年爾嘉在上了一年中文幼稚園之後,我認為不能再拖延他學習的最好時機,因為所有的母語學習都在嬰幼兒時期,雖然英語不是母語,但若仿照母語學習的方式,成功機率應該會比較大,我認為我必須為他打造ㄧ個全英語的環境,利用外國老師教授全部的幼稚園課程,如此他就如同哥哥爾康在美國讀幼稚園一樣,雖然人在台灣。

我這項壯舉當時沒人敢嘗試,家長質疑這麼小學習英文,是不是會影響中文學習?而且大家擔心的只是升學考試,家長認為幼稚園離升學還很遙遠,恐怕學了也是不了了之,何況當時台灣外國人有限,師資來源就是一大問題。不過我心中很清楚的知道,我的孩子將來不但要能在台灣應付升學,而且要在國外唸研究所,甚至長大成人後能夠在國際舞台上自由發揮。爾康剛回台灣時,我試著拿了高中聯考的英文試題給他嘗試,雖然他那時才幼稚園年紀,但居然成績可以達到九十多分,我的想法是如果幼稚園就輕鬆自然可以學會的東西,為什麼要等到十年後才痛苦勉強的學習?至於學習英文會干擾學習中文,我認為是沒有理論基礎,言過其實。我在美國看過許多的孩子,他們的語言能力幾乎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態度,孩子本身是隨時可以切換不同語言,至少在台灣會說台語的孩子,也沒聽說中文就不好。

心意既定,我就不顧一切勇往直前,除了自己教學,還尋找最好的老師共襄盛舉,為了自己的孩子,我當然希望能有最棒的老師,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大效果。很幸運當時我自己也在靜宜外文系教書有些外國同事,外加認識一些外國傳教士,以及擔任製造F14戰鬥機美國顧問的妻子,我們小小學校臥虎藏龍,他們被我這做母親的心願感動,一起來幫我執行當時視同天方夜譚的工作。

或許真情真的可以感動天,我自己摸索出來的課程竟然用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也還真行得通。當時我只有一個信念,用學習母語的方式學習英文,換言之,就是製造一個全英語的情境,由聽開始,慢慢引導口說,利用大量的圖畫故事,透過自然發音的規則,培養孩子閱讀,當他們具備基本的聽、說、讀的能力之後,再引導他們開始寫,由單字到句子到短文,由身邊的事物到複雜的論述。

而且我深信故事書最能引起孩子的興趣,也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。當時全台灣只有台北一、二家進口書店為了外僑販售童書,每逢假日我不辭辛勞帶著襁褓中的爾嘉,牽著幼稚園的爾康,一趟趟的來回台北台中選購適合他们的童書,直到整個書店的故事書幾乎都被我收購一空。美國Yve Zinaman太太知道我的需求,也源源不斷的自美國將她從二手書店,以及車庫拍賣買來的童書寄來當做補充教材,而我自己就是這麼孤獨的,一點一滴打造這個沒人認同的實驗。